在线投稿 联系鸿运国际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践行焦点价值观】经济学院在新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学习教育运动

鸿运国际·(中国)会员登录入口  鸿运国际·(中国)会员登录入口

为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深入开展2014级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精神,在新生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9月24日,经济学院开展“知国情、爱祖国”大讲堂,邀请中国华侨历史研究所方熊普所长14级新生授课,结合经济学院“情工商,为侨效劳”品牌志愿运动讲授华侨历史。经济学院14级新生中直侨联志愿者以及各年级入党积极分子300余人加入了运动。

方熊普所长就华侨形成的原因和历程、外洋华侨对世界和中国的孝敬、外洋华侨的现状三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加深了学生们对华侨看法的认识。针对当今大学生可从华侨群体学习的内容,方老师更是着重提及并高度赞扬了外洋华侨华人“空手起家、艰苦斗争;精打细算、善于经营;继续古板、融合现代;乐善好施、回馈社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从1883年李鸿章给清朝政府写信提出“华侨”二字到中国提出实现伟大再起的“中国梦”,外洋华侨对世界做出的孝敬包括支持外地民族独立运动、推动外地经济昌盛以及科技文化的生长,以邵逸夫、陈嘉庚、正大集团、新加坡大华银行首创人联瀛洲为例说明了“华侨对中国乃至全世界能做出如此突出孝敬的原因,是在接触西方文化熏陶的同时,还保存着自己对祖国母亲深深眷恋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互动环节,学生现场提问交流热烈,来自经济学院经贸142班的周泽贤同学针对国家政策的制对华侨爆发的诸多未便首先向方所长提出自己的疑问。对此,方熊普所长坦率地解释道:“当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关于华侨回国的问题,相关政策也在不绝完善中。”就当下大学生出国的海归前景这一问题,方所长指出“没有反思精神的大学生必将一事无成,无论是留在海内照旧走出国门,倘若没有自我反思精神都将无所建树”,同时对年轻一代刻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期望。

开讲前,全体学生寓目了“情工商,为侨效劳”志愿运动三周年的纪念短片,回首了自运动启动以来取得的各方面结果。

“本次讲座不但使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有关华侨的知识,更让我们在这些华侨身上学到了艰苦斗争,乐善好施,回报社会的高尚品质。每个学生都要以他们为楷模去审视自己是否具有这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并用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去引导自己的生活,不让自己的人生虚度,而是活得更有意义。”来自经贸144的张天垠同学说道。经济学院通过此次运动将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自觉融入到新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在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新鲜活力。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