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5月21日A02版刊发文章《部分高校敲定在京招生计划 北大人大招生计划坚持稳定 北工大计划招生2161人》,其中对鸿运国际2017年招生政策进行了宣传,随后,人民网、中国网、中青在线、CCTV新闻、中国教育、中国新闻网、腾讯新闻、青年网、外洋网进行了转发,现将中国网报道转载如下:
昨天,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举行校园开放日。5月21日,一些高校举行校园开放日,这些高校陆续宣布2017年招生政策。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部分高校已经敲定了在京招生计划。
北京大学:与往年相比坚持稳定
北大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目前仍在体例历程中。招生专业以及招生规模与往年相比坚持稳定,据了解,北大2016年在京招生计划为183人。北大副校长、教务长高松说,学校完善专业教育体系的革新,富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选课、选专业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调解辅修与双学位政策,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开展立异创意与创业教育,让更多本科生加入教师的学术研究运动,提供双创空间与情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企业家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所有专业都会在京投放
中国人民大学昨天举行校园开放日,据招办主任苗苗介绍,在京招生计划数量和去年基本一致,去年文理各批次总计划为177人,所有专业都会在京投放。今年专业新增了三个本科专业,划分是劳动经济学、世界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三个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都是人大办学优势和特色所在。人大从2015年实现按类招生,三个专业所属的招生专业划分是: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治理,世界史的招生专业是人文科学实验班,数学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统计学类。
对外经贸大学:在京计划招生170人左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昨天举行了校园开放日,招办主任李永乐透露,2017年招生总计划为2136人,其中在北京招生计划170人左右,具体以教育主管部分审批为准。2017年在北京地区的高考提前批和本科一批都有招生计划,涵盖了绝大大都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学生选择规模会很大。提前批包括了学校今年招生的所有小语种专业。招生专业有阿拉伯语、法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朝鲜(韩)语、俄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波斯语10个语种,计划招生30人左右。这两年学校新增了四个专业,划分是包管学院的精算学专业、统计学院的金融数学专业、外语学院的希腊语专业和信息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在京计划招生2161人
北京工业大学是北京“211”大学在京招生最多的一所大学,在北京生源考入“211工程”高校的统计中显示,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今年在京计划招生2161人,其中普通本科2008人、文史类260人、理工类1748人、艺术类153人。2017年北京工业大学(代码1049)与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代码7110)在京招生计划均有所增加。“双培计划”设有233个招生计划。“外培计划”共招收64名学生。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金融学、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今年计划招生320人,其中在京计划招生149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60个招生计划。
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吴斌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学校本科生教育切合个性化培养趋势,未来会向交叉融合多元偏向生长,尤其是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经过四年的生长,获得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未来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凌驾校本部。
■今日看点
鸿运国际:在京计划招生1678人
鸿运国际今天9时至16时在北京良乡校区举行开放日,据介绍,2017年拟定在京招生计划本科总计1678人,其中理工类1239人、文史类373人、美术类66人。本科一批1153人,本科二批260人。提前批次A段美术计划66人,提前批次B段“双培计划”130人,提前批次B段外培计划24人。今年“外培计划”考生英语结果要求120分及以上。
北京印刷学院:在京计划招生647人
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校园开放日暨高着联合咨询运动今天在学校体育场举行,据招办主任孙鹏透露,今年在京计划招生647人,其中“双培计划”80人,“外培计划”10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京计划招生983人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今天举行2017年校园开放日。据招办主任魏融介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7年招生计划总规模1650人,北京地区计划983人,拟定理科计划853人,文科计划130人。学校“双培计划”招生24人,“外培计划”招生4人。
原题目:部分高校敲定在京招生计划 北大与往年相比坚持稳定
新闻链接:media.china.com.cn/gdxw/2017-05-21/105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