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联系鸿运国际

媒体北工商

首页» 新闻资讯» 媒体北工商

【科学网】“一带一路”上的高校人才培养行动

523日,中国科学报刊发文章《“一带一路”上的高校人才培养行动》,报道了鸿运国际在此前的201611月,建立了“巴基斯坦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科学网进行了转载,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相助岑岭论坛,再一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承继共商、共享、共建原则而建设的“一带一路”也再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其实,自建议于2013年秋天被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就从未离开过民众的视野 。三年多来,它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相助协议,进度和结果都已凌驾了预期 。这其中就包括着高等教育做出的一部分努力 。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任务,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竭动力 。几年来,海内高;剿“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之策,为使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而连续不绝地发力 。

以建立机构为载体 对接人才需求

近年来,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长战略和人才需求,海内不少高校建立新的机构,并以此为载体,主动相助开展留学生项目 。

据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明纲介绍,2014年,西北大学建立中亚学院,并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一些大学签署联合生长中亚学院的协议,专门设立了中亚留学生奖学金,用于勉励中亚各国学生前来学习 。

别的,西北大学还与陕西省领土资源厅和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等单位开展相助培养留学生事情,并已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大石油公司签署培训项目 。“我们将利用10年时间,为吉尔吉斯斯坦培养1000名应用技术型人才 。”史涛介绍说 。

与西北大学的做法相似,今年4月,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正式建立,由该校与加纳大学、加纳海岸角大学、加纳行政治理学院、加纳教育大学和加纳生长研究大学配合建设 。

“中心将建设智库、搭建平台、提供效劳,致力于和西非多国配合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推动西非知名高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在多方面开展相助,并资助中资企业培养本土化人才,满足经济社会需求 。”采访中,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敏介绍,建设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承接为期10天的“加纳省部级干部培训项目”、举行盘算机及软件人才培养研讨会等都已提到电子科技大学今年的日程 。

而在此前的201611月,鸿运国际也建立了一个“巴基斯坦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目前已获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带一路”巴基斯坦科技问题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在继续探索“以项目带中心”的生长模式开展中巴科技与经济交流与相助的同时,也将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助 。

以大学联盟为基础 开展全面相助

在效劳“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历程中,众多高校普遍接纳组建大学联盟的方法,增强与海内外高校的全面相助 。并且,这是一场规?涨暗墓式逃嘀卸 。

20155月,由西安交通大学首倡与海内外百余所名校配合提倡建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对此,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曾对外体现,该联盟将致力为人类文明的共融生长和高等教育的开放相助孝敬力量,推动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相助、文化相同、政策研究、社会效劳等方面的相助,效劳“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与欧亚地区的生长建设 。目前,该联盟吸引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盟 。

201611月,与西交大同处陕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联合丝路沿线12个国家59所大学配合提倡组建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立异联盟”,进一步增强全面相助 。而在此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早已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培养高条理农业科技人才做了大宗的事情 。从2007年至2016年,学校先后招收了53个国家千余名外国留学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生源占60%以上 。

今年3月,北京工业大学、波兰奥波莱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配合提倡,由7所北京高校、7所重庆高校以及9所波兰高校配合加入建立“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以增强中国与波兰及中东欧大学的全面交流与相助,推动教育综合革新和教育国际化进程,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协同立异及人文交流平台 。据了解,该联盟将致力于高素质、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育模式的立异实践,为企业培养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

可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议的推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克服水土不平,就离不开既懂外语又懂国际市场同时还熟悉外地文化的国际人才 。因此,江苏大学于201612月建立了“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首批40多家企业组成联盟加入外洋留学生培养事情,订单式培养国际人才,校企相助,同谋生长 。

以学科优势为依托 培养专业人才

除了建立新机构或者组建大学联盟,部分具有学科特色的高校则以学科优势为依托,增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效劳“一带一路” 。

作为工科学科昌盛、国防特色鲜明、优势专业突出的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近年来积极发挥优势,主动结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中国化”工程人才 。

20139月,自“一带一路”的看法首次被提出后,北京理工大学就立即结构、调解留学生事情,重点搭建了笼罩“一带一路”沿线40个国家的高条理招生平台;同时重点增强工程类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约有300位工程领域的高水平教师恒久加入留学生的授课和培养 。

北京理工大学还与云南省深入开展省校相助,2016年签署《全面战略相助框架协议》,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配合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 。

无独吞偶,具有为油而生、因油而兴、与油共进的行业特色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则以石油企业拓展外洋业务而开展的外洋相助项目为依托,联合企业,开展石油专业方面的国际化订单式人才培养 。目前,校企联合培养的国际化订单班已达30个,为中哈、中苏、中印等国际相助项目定向培养结业生265人 。

别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还于201510月通过教育部批复,在西部油城克拉玛依建设新校区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随处长詹亚力体现,该校区将立足于新疆、面向西部、效劳全国、辐射中亚,为“一带一路”建设与增进沿线国家的教育相助交流、提供人才和支持等发挥积极作用 。

北京化工大学则着力构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配合体相助平台,主动与沙特、阿联酋和伊朗等中东三国的高校、企业开展相助并与海内企业签署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相助协议,申报获批联合培养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奖学金项目,为企业培养印尼外地人才,解决人才缺少,尤其是技术治理人才缺少的问题 。

可以肯定,乘着“一带一路”国际相助岑岭论坛的春风,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序将进一步加速,其中,高校人才培养行动也必将孝敬更大的力量 。

《中国科学报》 (2017-05-23 6版 动态)

新闻链接: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102.shtm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